中国气象局: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历史纪录

发布时间2021-07-20 14:45 作者:佚名 原文链接:点击获取

7月20日,中国气象局召开《2019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总第9期)》(以下简称《公报》)专题新闻发布会。红星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从1992年开始,我国首次开展了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到目前,中国气象局已有7个温室气体地面观测本底站。

会上介绍,从全球温室气体观测数据来看,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正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纪录。

▲图据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

2016年后,我国二氧化碳浓度增幅下降

会上,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袁佳双介绍了《公报》中关于中国及世界温室气体浓度检测的情况。

据了解,所谓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限排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三氟化氮(NF3),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的消耗臭氧层物质。从1992年开始,我国首次开展了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

袁佳双介绍,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已有7个温室气体地面观测本底站,分别为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湖北金沙、云南香格里拉和新疆阿克达拉。2018年开始开展机载温室气体在线观测和平流层温室气体原位观测试验,已初步形成多手段温室气体综合观测能力。

从监测情况来看,袁佳双表示,2019年,青海瓦里关站观测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上升至411.4±0.2 ppm、1931±0.3 ppb、332.6±0.1 ppb,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略高于2019年全球平均值。

值得注意的是,袁佳双指出,从2016年后,我国二氧化碳浓度增幅已逐步下降。而其它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的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与2018年相比,总体呈增加趋势。

“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被反复证明,是近一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的特征,是气候变化直接的原因或者说是主要原因。”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宋善允表示,应对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减排,即必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排就要精准地知道排放情况,区分开自然排放和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这样才能检验减排的效果和减排的作用。

▲图据中国气象局

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

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历史纪录

红星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0年11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已发布《2019年度全球大气温室气体公报》。

该公报指出,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纪录,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达到410.5±0.2 ppm(ppm为摩尔比浓度10-6,即百万分之一)、1877±2 ppb(ppb为摩尔比浓度10-9,即十亿分之一)、332.0±0.1 ppb,分别为工业化前(1750年之前)水平的148%、260%和123%。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评估备受关注。”袁佳双介绍,根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温室气体指数分析结果,2019年由大气长寿命温室气体引起的辐射强迫相比1990年上升了约45%,其中二氧化碳约占增幅的80%。

面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我国已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巴黎协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中国气象局是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性科技部门,袁佳双表示:“为进一步加强温室气体监测评估能力,中国气象局组织成立了温室气体工作专班,力争尽快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高质量科技支撑。”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气象局怎么做?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首先要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找到,然后需要知道全球变暖的影响是什么,还要知道未来会怎么变。”宋善允在会上指出,以上三个问题是最基础性的问题,研究气候变暖也是气象部门的职责。而在未来10年、20年、5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气象部门也要做一些基础性、支撑性的工作。

同时,袁佳双指出,中国气象局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气候安全保障能力,并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重视气候安全,科学构建制度体系。在国家战略高度上更加重视气候安全问题,将气候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增强气候安全风险管理,强化气候变化应对,提高全民气候安全意识,建立维护气候安全长效机制等。

其次,增强适应能力,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诊断、情景模拟和影响评估,建设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和气候系统大数据,强化气候和气候变化在经济布局、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能源政策、国际谈判等领域的应用服务,加强风险管理,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提高气候风险应对和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再次,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减缓气候变化。加强对全球温室气体的监测评估,加强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强化绿色节能减排技术的气候效应评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建设全国气候资源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增强风能太阳能水电能源等清洁能源评估和预报服务能力。充分挖掘宜居、宜业、宜游气候品质价值,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做好重大规划、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气候资源承载力评估,科学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最后,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积极参与气候治理。强化部门合作,进一步增加系统性、综合性战略发展布局和科技与攻坚任务部署,促进科学、政策和服务深度融合。继续推进和深化国际合作,发挥好IPCC国内牵头部门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最大限度地从科学上赢得国际气候与环境外交的主动权,为建设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官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